秦朝統一后建造的七大建筑工程欣賞
秦國,原為周朝的一個諸侯國,到嬴政繼位以后,于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先后攻滅關東六國,完成華夏大一統,后北擊匈奴、南并百越,建立中國空前遼闊的王朝。
強大的秦帝國在統一四海后,在全國大興土木,建造了一系列巨大工程。這些令人嘆為觀止的歷史古建筑工程,即便在數千年之后的今天,仍令世人震驚。
長城
秦始皇三十三年(公元前214年)遣大將蒙恬北逐匈奴,筑長城。
秦始皇統一全國后,為了防備匈奴的入侵,將燕、趙、秦三國長城連接起來,形成了萬里長城。新的長城西起甘肅臨洮,東至遼東,綿陽萬里,是世界八大建筑奇跡之一。
秦始皇陵
秦始皇陵建于秦王政元年(前247年)至秦二世二年(前208年),歷時39年,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,規劃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。
秦始皇陵兵馬俑,只是秦始皇陵的附屬部分,就已經名列世界八大建筑奇跡了。秦始皇陵的主體地宮自然更讓人震驚。不過由于難以保護,秦始皇地宮至今仍然沒有被挖掘。
靈渠
于公元前214年鑿成通航。靈渠流向由東向西,將興安縣東面的海洋河(湘江源頭,流向由南向北)和興安縣西面的大溶江(漓江源頭,流向由北向南)相連。
靈渠是世界是最早的人工運河之一,是秦始皇為征服嶺南地區而修建。靈渠溝通了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,將整個華東、華南地區連接起來,為我國在南方地區建立穩定的統治,做出了巨大的貢獻。靈渠修建完成兩千多年來,一直發揮著重要的作用。
都江堰
秦昭襄王五十一年(公元前256年),秦國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建,既可分洪減災,又可引水灌田、變害為利。
都江堰由蜀郡守李冰修建,它使天災不斷的成都平原,變成了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。都江堰修建至今已經有兩千多年,仍然灌溉著成都平原,堪稱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的奇跡。
鄭國渠
公元前246年(秦王政元年)由韓國水工鄭國主持興建,約十年后完工。
韓國人由于懼怕秦國的入侵,派遣間諜幫秦國修建了鄭國渠,以消耗秦國國力。鄭國渠修建完成后,灌溉了數萬公頃的關中田地,使關中平原成為千里沃野,極大的增強了秦國的經濟實力。鄭國渠的修建,為秦國的統一做出了很大的貢獻。
五尺道
五尺道始建于秦朝,現殘存長約350米,道寬5尺,每級尺階寬窄高矮不等,自秦以來,就是滇川的必經要沖。
秦始皇為加強對夜郎、滇等西南地區郡縣的控制,開鑿了五尺道。五尺道僅寬五尺,是連接云南與中原地區的最早官道,為中原王朝在大西南地區建立統治奠定了基礎。
馳道
公元前221年,秦始皇統一六國, 第二年(前220年),就下令修筑,馳道和棧道的修建,是秦漢時期規模宏大的筑路工程,對于陸路交通的發達,促進經濟文化的交流,具有重大的意義。
弛道是大秦帝國的高速公路計劃,它以咸陽為中心,向四面八方擴展。弛道大大加強了秦國對地方的控制,也方便了秦始皇的全國巡游。